第116章

在外边流浪了七八年,她天天住的是天桥,睡的是公园长椅,饿死的冻死的都没少见,哪来的这么多的同情心?

可这个孩子不一样。

这是她花了三千块咬牙从人手里买下来的。

是想养来给自己养老的。

女人早些年被丈夫家暴流产过,没法再生育了,后来从家里逃了出来,自身又没什么文化,就成了靠捡垃圾乞讨过活的流浪者。

在外飘荡四五年,年过五十了,她才恍然惊醒,自己需要一个孩子养老。

福利院孤儿院收养门槛高,以她的生活水平完全不具备收养资格。老院长所在的福利院,她曾眼巴巴去看过许多次,每次却也只能望洋兴叹。

好在流浪者本身就身处灰色地带,通过和其他人交流,她很快找到了能□□的渠道。

她省吃省喝,攒了三年,好不容易攒够三千块,换回了这个孩子。

说实话她其实最开始想要的不是这个女孩,她的生活太糟糕了,这孩子才不到一个月大,脆弱而娇贵,她心知肚明,她养不活。

可是,看着女婴漂亮的眼睛,弯起来的笑脸。她莫名就心软地一塌糊涂。

等反应过来时,她已经付完钱,带着孩子站在了空荡荡的桥上。

家里有了个孩子,生活好像突然有了点希望,她更加努力地捡垃圾,想要养活她们母女俩。

可她真的高估自己了。

女婴本就脆弱易碎,这孩子还是早产儿,先天就不足,时常大病小病不断。

她带着她走了几个城市,吃尽了苦头,最难的时候几天吃不上饭,饿得满嘴都是铁锈味儿,看见流浪狗嘴巴里的东西都想抢。

她终于放弃了。

她承认自己养不活这个孩子。

她灰溜溜地回到c市,回到那座熟悉的桥下,把孩子用布条和破棉絮包好,然后悄悄走开,等待好心人把她带走。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三天过去了……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对这个孩子报以哪怕一丝一毫关注。

她愤怒又不齿。

这些人怎么能这么冷血?

那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啊!

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她偷偷给孩子喂了几次牛奶和稀饭。

可还是没用,孩子肉眼可见的越来越虚弱,脸上变得青紫,嘴唇开始干裂。

她又着急又愤怒。

最后在突然降温的那个冬天,她抱着她,在空荡荡的天桥底下流泪。

那是那年c市的第一场雪。

她记得很清楚。

她抱着孩子,跌跌撞撞地走进了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却一次也没有踏入过的福利院,流着泪说:“这个孩子快不行了,求求你们,帮帮她。”

签字,按手印。

稀里糊涂地走完了所有程序,连她自己都不记得她说了什么。

孩子终于有了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