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血色印度河(1)卡拉奇

会议进行了五天后结束了,帝国虽然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但臃肿官僚体系也出现了,毕竟创始人以及一众大臣都在位,执行力还是保持的不错,会议商定的诸事自有有司去一一落实。

马上就要到1777年了,距离与奥地利人、波斯人秘密商定的会攻奥斯曼的日期还有约莫九个月,除了波斯人已经开始攻入奥斯曼地区,特鲁琴人、奥地利人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视线转到东方。

原本英国人就是在这几年几乎将整个印度都纳入势力范围了,并将法国人、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或大力压缩,或驱逐,让其几乎是一家独大了。

但在特鲁琴这个怪物的强力干预下,事情渐渐有了变化。

英国人继续保留着孟买等几个沿海殖民地,并逐渐在往内陆扩展,真实历史上的他们原本是追着莫卧儿帝国的残余势力穷追猛打的,由于占据了西孟加拉的乞塔德第三子图雷已经娶了莫卧儿皇帝阿拉姆二世的女儿,显然就不能这么干了。

眼见特鲁琴人对其殖民扩张行为并未干涉,英国人加快了对印度南部诸邦的侵入力度,到了眼下时分,除了果阿邦(特鲁琴属地)、奥里萨邦(法国殖民地)、安得拉邦(丹麦殖民地)外,其它各邦还是落入到了他们手里。

不过,英国人显然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训,既然特鲁琴人在海上的优势太过明显,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沿海,而是加快了向内陆扩张的脚步。

于是,处于莫卧儿帝国与沿海诸土邦之间的马拉塔联盟就遭殃了。

对于这一切,乞塔德并未干涉。

而法国人在事实上取得东孟加拉邦后,势力大增,加上奥里萨邦,实际上依旧能与英国人抗衡。

荷兰人则完全控制了斯里兰卡。

至于特鲁琴人的真正盟友葡萄牙——在里斯本大地震以及引发的世纪海啸让葡萄牙人的国力倒退几十年后,葡萄牙人不得不彻底与特鲁琴人结盟,自从将果阿殖民地送给特鲁琴后,他们的势力范围就完全收缩在古吉拉特邦的第乌一带。

不过随着特鲁琴人的大力支持,葡萄牙人逐渐显示出了他们曾经在十五世纪凶悍一时的本来面目,逐渐将整个古吉拉特邦纳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至于后世的巴基斯坦,现在的印度河中下游地区,则是地狱一般的存在。

血色印度河,这是后世巴基斯坦某位历史学家对此时印度河流域的描述。

波斯人、莫卧儿、阿富汗人在最近五十年在这里反复角力,让原本富饶、粮产丰富的印度河平原满目疮痍。

阿富汗帝国的杜兰尼死后,其子帖木儿汗上位,不过其威望显然远不如其父,当其迁都喀布尔后,没多久以前杜兰尼手下的几大部族首领纷纷独立。

杜兰尼是普什图人,而普什图人又分成两大部族,靠南以坎大哈为中心的就是杜兰尼人(杜兰尼称帝后将自己的部族改为这个名字),而靠北以喀布尔为中心的则是吉尔扎伊人。

但帖木儿汗本身是杜兰尼人,他贪图喀布尔河-印度河绿洲的富饶而迁都至喀布尔,虽然带走了两万以杜兰尼为主的近卫军,但周边依旧是吉尔扎伊人的天下。

除此之外,以赫拉特为中心,亲近波斯人的普什图人,以后世巴基斯坦的奎达为中心的俾路支人都是拥兵自重,各自为政。